以色列政府此前承诺在2020年,将利用可再生能源满足10%的电能需求。
省电力公司和省水电公司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要求,统筹使用贫困地区农村电网建设改造资金。省电力公司、省水电公司要加快项目建设,严格技术标准,落实人力物力保障,保证施工质量,做好安全管控
中国光伏产业正遭遇三座大山。有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全国弃光问题较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和宁夏四省区,其中甘肃弃光率达到30.7%,新疆为22%。其中I类地区将由目前的0.9元/千瓦时逐年下调至0.72元/千瓦时。因为只有可再生能源实现平价上网,摆脱依靠补贴的局面,才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应用。摆脱依靠补贴创新降低成本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15年19月,我国光伏相关行业投资807.9亿元,同比增长35.8%。
据统计,三北地区乃至全国弃风、弃光加剧,新能源企业最高限电达79%。上网电价的下调也倒逼企业尽快通过技术的进步来降低成本。四、信息平台报送机制获得光伏年度建设规模的各类项目均应严格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通知》(国能新能[2015]358号)要求,纳入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平台管理。
并在报告中对用地规模核定情况进行专篇说明。三、太阳能发电竞争方式光伏电站项目原则上全部采用竞争方式配置。审批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应当按照本用地指标确定的总用地规模和各功能分区用地规模进行核定,的确需超规模用地的项目,应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编制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按照本用地指标确定的总体规模和各功能分区规模进行规模核定。二、太阳能发电规模管理1)不限规模:屋顶分布式光伏和地面完全自发自用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各地区能源主管部门随时受理项目备案。
到2020年,实现20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的目标。在固定建筑类型农业设施屋顶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按屋顶分布式光伏对待;在简易农业大棚上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需纳入年度规模管理。
1)普通光伏电站项目的竞争方式。国家能源局每年初向各省(区、市)下达光伏电站年度建设规模,各省(区、市)发改委(能源局)自行确定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规模比例。加大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力度,鼓励农村能源供应方式多元化发展。为保证基地项目的规模经济性,并为促进技术进步留足空间,基地内单个光伏电站项目的建议容量为10万千瓦以上,至少不小于5万千瓦。
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本省(区、市)内符合建设条件的地区编制先进技术光伏发电基地规划,经科学论证和权威机构评审后,连同基地项目竞争配置办法一并报国家能源局批复。国家能源局将对先进技术光伏发电基地单独下达年度建设规模。3)上网电价作为重要竞争条件,上网电价在竞争中综合评分权重至少达到20%。一、土地《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适用范围: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地面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有效期自2016年1月1日起5年。
2)先进技术光伏发电基地的竞争方式。基地内的光伏电站项目通过竞争方式配置,每个基地均应先制定竞争性项目配置办法,报国家能源局备案后组织基地优选投资企业,统一协调建设。
3)先进技术光伏发电基地。单个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容量不大于2万千瓦(全部自发自用的不受此限制);单个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容量原则上不小于2万千瓦。
五、光伏扶贫聚焦扶贫重点地区和重点对象,把能源扶贫着力点放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上,特别是丧失劳动能力和脱贫能力的贫困人口上,注重提高扶贫精准度。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普通光伏电站项目的竞争性配置办法,报国家能源局备案并向社会公布。鼓励光伏发电与种植、养殖业结合,充分利用荒山、荒坡、鱼塘、大棚等农业设施,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基地项目的投资主体应当通过市场竞争方式确定。采煤(矿)沉陷区综合生态治理、设施农业、渔业养殖、废弃油田等综合利用以及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基地原则上以市为单位,规划容量不小于50万千瓦。各地区应在国家能源局下达年度规模后的1个月内,采取公开评选、招标等竞争方式,将下达的建设规模分配到具体项目,并将项目清单向国家能源局报备,同时在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系统填报有关信息。
目标:继续扩大光伏扶贫的范围,在光照条件良好(年均利用小时数大于1100小时)的15个省(区)451个贫困,的3.57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范围内开展光伏扶贫工作。竞争方式包括:对未确定项目投资主体的项目,通过竞争方式公开选择投资主体;对已开展前期工作且已确定投资主体的项目,通过竞争方式分配年度新增建设规模指标。
上网电价不得超过国家确定的当地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切实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倾斜
据估计,协鑫集成2016年的组件产能可望进一步成长到6GW左右,生厂基地包含中国张家港,以及今年即将投运的印度厂。根据中国媒体Solarbees所公布的统计数据,协鑫集成2015年光伏组件出口量仅有500MW。
保利协鑫集团旗下苏州集成公司(协鑫集成)的光伏组件产能已达3.7GW,2015年组件发货量也有2.5~2.7GW,已是中国乃至于全球前十大光伏组件供应商之一。经过资产重组后,2015年底的光伏组件产能已达3.7GW,包含3GW高效组件;当年组件出口量也来到2.5~2.7GW,列中国前十,也是世界前十以前的经济学家在研究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有的目光只集中在能源上,有的把重点放在通信上,里夫金则创造性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并自信地得出结论:通信是社会有机体的神经系统,能源则是血液。目前,欧洲委员会的诸多机构及其成员国正在执行第三次工业革命路线图。
进入21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理论的代表性人物共有两位,一位是杰里米里夫金,另一位是保罗马基利。于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论被正式提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学者就开始了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探讨,赫尔夫戈特、格林伍德、莫厄里等学者注意到了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对工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产业研发结构等的影响,进而推断新的工业革命即将发生。随着亚伯拉罕的成功,已经废弃的古代炼铁场科尔布鲁克戴尔逐渐成为钢铁冶炼中心,最后发展为工业重镇。
在开幕式上,他向参会的首脑和政府部长们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规划:第三次工业革命五大支柱经济计划。简言之,由于以石油作为能源基础的电力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人类才得以跨入电气时代;由于石油逐渐成为最基本的燃料来源,人类才得以开启交通新纪元;同样,石油业的发展催生了现代工业。
同时,化石燃料驱动的原有工业经济模式难以支撑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寻求一种能使人类进入后碳时代的新模式。前两次工业革命是用一种化石能源替代另一种化石能源或木柴,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用性质完全不同的新能源(即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1800年,英国生产的煤和铁比世界其他地区合在一起的产量还多。1900年,英国的产煤量已经达到2.25亿吨,比1820年增加了13倍之多,比1865年增加了将近1.3倍。
20世纪90年代,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里夫金彻底颠覆了前人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解,提出了新定义:这是一场能源互联网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而催生的人类社会、经济的重大变革。与煤炭相比,石油的物理性能更优越:同质量、同体积的石油产生的能量是煤炭的2倍,直接使用效果则达到3倍左右;石油极易汽化,可以实现连续性燃烧。
大会的主题正是实现可持续性:能源工业的机遇和挑战。伴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新能源不是补充而是替代化石能源。
同样是能源替代,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以往的工业革命有两个根本不同:第一,内容不同。在这场革命中,可再生能源将是关键所在。